作為最早在中國生產耐磨材料的企業,安徽省鳳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可謂對耐磨材料產業的現狀以及發展前景最具有發言權。
在公司總經理陳曉看來,耐磨材料產業是一個不朽的產業,他表示,耐磨材料從發明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十幾個世紀的發展,在最發達的國家如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都還沒有一種新的東西能夠代替耐磨材料。所以應該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這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
“一方面,現在的企業競爭是必然的,應該說有競爭才有發展。競爭是很殘酷的,要么在競爭中勝利,要么在競爭中失敗,沒有別的選擇。對于耐磨材料產業,在二戰以后,美國、法國等就有很多的生產碾磨體的企業,特別在歐洲經濟開始發展以后,涌現出更多的耐磨材料企業。但在長達幾十年的競爭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企業最后還是消沉了,而與此相對的是另一部分做得好的企業也越做越大,逐漸崛起,我想中國今后也還是這樣的一種趨勢。水泥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將來的格局也勢必是大集團分割市場,很多小水泥廠采取停產、兼并、重組等形式,這種格局也已經很明顯了。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西邁克斯等國際集團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海螺、冀東等大集團也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格局,包括像現在的耐磨材料企業,在競爭中肯定會有一大批要淘汰掉,自生自滅;還有一批企業脫穎而出,最終形成一種超飽和的,結構比較平衡的供需關系。”
對此,陳曉表示,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還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要做耐磨材料產業,就要站到這個產業的巔峰上面。想要在這個行業占領頂峰位置,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進行大膽地創新,大膽地改革。對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發明和創造,不斷去研討,才能使你站在產業的尖端上”。同時,陳曉也與大家分享了鳳形公司的經驗,在企業的發展期間,鳳形公司采取了兩種方式。一種依靠自己親自跑,二是提高產品的性價比。“我已經帶領我們的技術專家去了90多個國家,沒有辦法,我只能背上產品去推銷。性能好價格還要比別人低,客戶才能接受。你說你的東西給客戶用,客戶就會問你有什么好處,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別人賣1000美元/噸,我也賣1000美元/噸,那客戶根本不會使用你的產品。只有價格低于別人10%—15%,客戶才會考慮去試用你的產品。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裝備。我把客戶全都請到廠里,要讓客戶通過企業的硬件設備和綜合實力來相信你。我覺得這也體現一種競爭。”陳曉介紹。
鳳形公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8000元起家,到今天總資產達6個億,多年的打拼給總經理陳曉最深的感受就是,做生意如同做人,待顧客如同待己。“我們做耐磨材料這東西,賣出去以后,它很快就能體現出質量的問題。簡單來說,一噸水泥能消耗多少克(耐磨材料),這是很直接的,很快就反映出來的。”
“耐磨材料的利潤是有一定比例的,當原材料成本在高幅上漲的時候,作為生產企業來講,沒法來承受這個壓力。2007年原材料大幅度漲價以前,有很多企業也和我們訂了很長時間的合同。原材料漲價后,為了企業的信譽,鳳形公司雖然虧損也仍然要把合同執行完。這樣做對企業會造成一定的損失,但我認為這反應了企業的誠信度。作為一個長期生產消耗材料產品的企業來講,應該做到誠信,要講求信譽,這是非常重要的。”陳曉表示。
目前,鳳形公司和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水泥公司,都有著良好的合作。陳總表示,作為一個大水泥集團,它需要有一個非常穩定的供應商,因此耐磨材料企業也要和大集團形成類似戰略伙伴關系的供需方式。“比如原材料漲價,為什么漲,我們會和用戶交心交底,是用戶感受到這種漲價是正常的,客戶就愿意跟你合作
|